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2021年3月6日,孙晓洋律师在北京市律师协会组织的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上进行演讲

时间:2021-03-06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
各位女律师姐妹、男律师朋友:
      今天,北京市律师协会交给我的任务是在十分钟的时间内,就女律师的职业规划,以及事业和家庭的平衡问题和大家分享经验。面对这两个沉甸甸的话题,我真的感到力不从心。
      接到任务后,我首先自问:规划做好了吗?平衡做到了吗?答案是,一切都在努力中。今天,与其说是分享经验,不如说是在大家面前剖析得失、坦陈心声。
 
                                     第一个话题 关于职业规划
      回望自己23年的执业生涯,职业规划实为我们这一代人的短板和缺憾。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当初在择业的时候,几乎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服从国家分配。
      所幸的是,兜兜转转,工作十年之后我最终还是遵从内心,从事了自己向往的律师职业,后来躬耕于深爱的刑辩事业。虽然迟到,总算幸运。
      虽然自己有过一些遗憾的错过,但希望能够给姐妹们尤其是年轻的后辈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我认为,职业规划是一项充满智慧,需要终其一生来完成的事业。在我看来,职业规划主要包括选择、坚守和收获三个主题词。
      (一) 关于选择
      选择包括专业选择以及平台、导师与榜样的选择等很多内容。在这里,我想谈谈专业选择。
      我认为,在进行专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把个人兴趣和天赋所在放在首位考虑。兴趣是工作最强大的推动力,而天赋能够帮助我们举重若轻,事半功倍。
      虽然我们信奉“是金子到哪里都闪光”,我们也信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选择的机会,那么金子会在更好的位置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芒,命运的安排也会更加靠近我们的内心。
      所以,选择重于努力,方向优于前行。
      (二) 关于坚持
选择之后,我们还要准备好长时间的专注和深耕,甘于寂寞和隐忍,此谓坚守。
      同时,女律师要扬长避短,做出不同。
      《调查与分析报告》的这一段话让我颇有感慨——“在刑事案件中,受访者委托女律师的比率最低为11.80%,委托男律师的比率最低为49.58%,说明在刑事案件律师委托中,公众可能对女律师存在顾虑”。
      在此,我想补充复盘一个常见的场景。那就是,在实践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多为男性,如果他们在押,那么大多情况下是他们的妻子等女性家属在委托律师。也就是说,女律师接受委托前,通常要面临女人和女人的谈判,女人和女人的博弈,女人和女人的战争,女人对女人的大考。其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所以,成功难,女律师成功更难,刑辩女律师的成功难上加难。
但是,我们也要乐观地看到,在女律师的坚守中,除了苦拼,还有巧夺。我们独有的特质会来加持和助推。
      多年前,我办理的第一个刑事案件是辽宁省的一起重大涉黑案件。在会见难上加难的环境下,我竟然在众多辩护律师中第一个打开了会见之门,辩护工作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庭审结束后,专案组负责人对我说,“孙律师,我们接触过很多律师,但是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让我们感到如沐春风”。他的话对我来说是一种褒奖,也是一种点醒。我认识到,原来“如沐春风”也是刑辩的力量。那么进而言之,“如沐春风”之后的“春风化雨”呢?“春风化雨”之后的“润物无声”呢?难道这些不是软实力吗?这些不动声色、于无声处的以柔克刚常常成为女律师的独门武器。
      (三) 关于收获
      在给年轻律师授课时,我时常用下面这段话鼓励他们。今天,我也把这段话和律师姐妹们分享——“法律服务领域固然竞争激烈,但是请记住,优质的服务永远是稀缺的资源。所以请相信,只要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假以时日,再拥挤的市场也会给优秀的你留出份额”。
 
                   第二个话题 关于事业和家庭的两相平衡
 
      《调查与分析》报告—— “工作家庭自我平衡指女律师在工作和家庭两个方面的角色都有良好表现,工作和家庭的角色冲突最小化,能兼顾工作和家庭角色活动,并且还能享受个人生活,从生活中获得乐趣和心理满足”。
      在这样的标准面前,我还是感到惭愧。
 
      说到我的家庭,和大家一样,不能不提到几个重要的角色:母亲、公婆、丈夫、儿子。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儿子来得很晚,我是一个典型的高龄母亲。所幸的是,我虽然把儿子视若珍宝,但是并没有在对他的珍爱中迷失自己,更没有沦陷。我希望一个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的母亲能够使他耳濡目染,我相信身教重于言传。
      有熟悉我的朋友还知道,我亲爱的母亲五个月前以88岁高龄病逝。我的父亲英年早逝,七年前,为了弥补自己年轻时远离家乡求学、工作,没有机会照顾母亲的遗憾,我在母亲的暮年将她从家乡沈阳接到北京和我们同住。母亲来京后,我有机会每天嘘寒问暖、侍奉左右,母女二人每每四目相望,母亲的幸福感像暖流一样传遍我的周身。母亲辞世前的一段时间,频繁住院,多次进入ICU急救。疫情严重期间,我的家人无法进京看护母亲,家中又有孩子需要爱人照料。已经记不清多少个夜晚,我独自一人坐在医院急诊室、留观室的板凳上照顾危重的母亲,整夜忧思重重、无眠无休。母亲去世后,我陷入无尽的悲痛和思念之中。但唯一让我感到安慰的是,我曾经付出的爱使自己避免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至于公婆,他们对我视同己出,我视他们为一对至亲。两年前我们送走了91岁高龄的公公,目前在全力照顾病弱的婆母。
 
      生活上的考验就这样接踵而至,我常常顾此失彼、难以平衡,个中艰辛不足与外人道。但我告诉自己乐观豁达、从容应对。我想,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生而为人必须要面对和完成的功课。同时,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会开花结果:对孩子的付出能够换取他的成长;对母亲的付出可以换取自己内心的安宁;对公婆的付出可以换取爱人的尊重与回报。
      姐妹们,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的精彩不能置换家庭的幸福。自己的港湾值得我们精心呵护。
      为了应对紧张的工作,同时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力,也为了保证对家庭的不断输出,忙里偷闲我对自己的身心也进行了相应的养护。
      多年来,我不曾走进美容院,却花费了不少时间选购自己心仪的音乐光碟。当我沉醉在音乐的滋养中,那种安慰不可言状。彼时彼刻,我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洗礼,全部身心都焕发出无穷的活力。
      长时间以来,除特殊情况外,我还坚持日行万步,以此强身健体。
      姐妹们,古诗有云“世间安得双全法”。事业和生活的绝对平衡是难以实现的,但相对的平衡是可以争取的。我理解的平衡是妥协、节制、成全与包容。
 
      几年前,一首歌曲打动了无数人心。歌中唱道,“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这样的人生令人动容,但这样的人生也着实悲情。
      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和精英女性,女律师群体完全有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干得精彩,活得漂亮”——这样的人生才值得期许,这样的人生才不负韶华不负卿。
 
      希望我走过的弯路姐妹们能够避行,我的心得姐妹们可以参考。真能如此,今天的我也算不虚此行。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分享到:

在线咨询

1、如果您咨询法律问题或聘请律师,请提前与我们预约;

2、如果情况紧急,请直接拨打咨询电话:138-100-57448 010-58137697